中医治疗膀胱炎的方法主要有清热利湿、活血化瘀、健脾补肾、疏肝理气、温阳化气等。膀胱炎在中医中多属淋证范畴,常因湿热下注、气滞血瘀或脾肾亏虚导致,表现为尿频尿急、排尿灼痛、小腹坠胀等症状。
1、清热利湿适用于湿热下注型膀胱炎,常用八正散加减,含车前子、瞿麦、滑石等药物。湿热型患者多见小便黄赤、尿道灼热,可配合玉米须茶或白茅根煎水代茶饮。治疗期间需忌食辛辣油腻,避免加重湿热。
2、活血化瘀针对气滞血瘀型患者,方选少腹逐瘀汤或桃核承气汤,含桃仁、红花、当归等药材。此类患者常见小腹刺痛、排尿不畅,可辅以三七粉冲服。日常应避免久坐,适度运动促进气血运行。
3、健脾补肾适用于脾肾两虚型慢性膀胱炎,方用参苓白术散合六味地黄丸,含山药、茯苓、熟地黄等。患者多见尿频夜甚、神疲乏力,食疗可用芡实莲子粥。注意保暖避免劳累,忌食生冷伤脾阳之物。
4、疏肝理气针对肝郁气滞型,选用柴胡疏肝散加味,含柴胡、香附、白芍等。症状多见排尿涩痛伴胁胀,情绪波动加重。可饮用玫瑰花陈皮茶疏解郁结,保持情志舒畅。
5、温阳化气适用于肾阳不足型,方选济生肾气丸,含附子、肉桂、牛膝等。患者常见畏寒肢冷、尿后余沥,艾灸关元穴有辅助作用。冬季需加强腰部保暖,适当食用核桃、羊肉等温补之品。
中医治疗膀胱炎需辨证施治,急性期以祛邪为主,慢性期注重扶正固本。治疗期间应保持每日饮水2000毫升以上,避免憋尿和过度劳累。忌食辣椒、酒精等刺激性食物,可适量食用冬瓜、薏苡仁等利湿食材。若出现发热、血尿或症状持续加重,应及时就医结合西医抗感染治疗。日常可练习八段锦等养生功法增强体质,减少复发概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