潍坊市妇幼保健院
儿童保健科
新生儿黄疸240μmol/L属于较高水平,需及时就医评估。黄疸是由于胆红素代谢异常导致皮肤和黏膜黄染,新生儿黄疸分为生理性和病理性,240μmol/L已超出生理性黄疸范围,可能提示病理性黄疸,需明确病因并采取光照疗法、药物治疗或换血治疗等措施。
1、生理性黄疸通常在出生后2-3天出现,7-10天消退,胆红素水平一般不超过220μmol/L。240μmol/L已超出这一范围,需警惕病理性黄疸。病理性黄疸可能由母婴血型不合、感染、胆道闭锁、遗传代谢病等引起,需通过血液检查、超声等手段明确病因。
2、光照疗法是治疗新生儿黄疸的常用方法,通过特定波长的蓝光照射皮肤,将胆红素转化为水溶性物质,便于排出体外。光照疗法需在专业医疗机构进行,注意保护眼睛和生殖器,避免长时间照射导致皮肤损伤。
3、药物治疗包括使用苯巴比妥、茵栀黄等药物,促进胆红素代谢和排泄。苯巴比妥可诱导肝酶活性,加速胆红素代谢;茵栀黄具有清热解毒、利胆退黄的作用,常用于治疗新生儿黄疸。药物治疗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,注意药物剂量和不良反应。
4、换血疗法适用于严重黄疸或光照疗法、药物治疗无效的情况,通过置换血液降低胆红素水平,预防胆红素脑病的发生。换血疗法需在具备条件的医疗机构进行,严格掌握适应症和操作规范,确保安全有效。
新生儿黄疸240μmol/L需引起重视,及时就医明确病因并采取相应治疗措施,避免延误病情。家长应密切观察新生儿黄疸变化,配合医生进行规范治疗,确保新生儿健康成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