临汾市人民医院
肿瘤综合科
最轻的乳腺癌是原位导管癌,早期发现并接受规范治疗,预后通常良好。原位导管癌DCIS是一种非浸润性乳腺癌,癌细胞局限在乳腺导管内,未突破基底膜,未发生远处转移。治疗包括手术、放疗和内分泌治疗,具体方案需根据患者情况制定。
1、原位导管癌的病理特点:原位导管癌是指癌细胞局限于乳腺导管内,未突破基底膜,尚未侵入周围组织或远处转移。由于癌细胞未扩散,病情较轻,预后较好。通过乳腺X线摄影、超声或MRI等影像学检查可以发现早期病变,确诊需依赖病理活检。
2、手术治疗方案:手术是原位导管癌的主要治疗方式。常见手术方式包括保乳手术和全乳切除术。保乳手术切除肿瘤及周围组织,保留乳房外形,术后需辅以放疗;全乳切除术适用于多发病灶或患者有强烈意愿避免复发风险。手术切除范围需根据肿瘤大小、位置及患者意愿决定。
3、放疗的必要性:保乳手术后,放疗是降低局部复发风险的重要手段。放疗通过高能射线杀灭残留癌细胞,疗程通常持续数周。对于高危患者,如年轻、肿瘤较大或分级较高者,放疗尤为重要。全乳切除术后的放疗需求需根据具体情况评估。
4、内分泌治疗的适用性:对于激素受体阳性的原位导管癌,内分泌治疗可降低复发风险。常用药物包括他莫昔芬和芳香化酶抑制剂,疗程通常持续5年。内分泌治疗通过阻断雌激素对癌细胞的刺激作用,抑制肿瘤生长。治疗期间需定期监测药物副作用,如潮热、骨质疏松等。
5、定期随访与生活方式调整:原位导管癌治疗后需定期随访,包括临床检查、影像学检查和血液检查等,以监测复发迹象。同时,建议患者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,如均衡饮食、适度运动、戒烟限酒等,提高免疫力,降低复发风险。心理支持也很重要,帮助患者缓解焦虑,积极面对生活。
原位导管癌虽为最轻的乳腺癌类型,但规范治疗和长期管理仍至关重要。通过早期发现、综合治疗及健康生活方式,患者可获得良好预后,重拾健康与信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