宝宝老是咳嗽可能与上呼吸道感染、过敏性咳嗽、支气管炎、胃食管反流、异物吸入等原因有关,可通过保持空气湿润、调整饮食、药物治疗、物理排痰、就医检查等方式缓解。建议家长及时观察宝宝症状变化,必要时就医明确病因。
1、上呼吸道感染病毒感染是婴幼儿咳嗽的常见原因,多伴随鼻塞、流涕或低热。家长可用生理盐水滴鼻缓解鼻后滴漏刺激,保持室内湿度在50%-60%。若确诊为细菌感染,医生可能开具阿莫西林颗粒、头孢克洛干混悬剂或阿奇霉素颗粒。避免擅自使用镇咳药,以免抑制排痰。
2、过敏性咳嗽接触尘螨、花粉等过敏原会导致阵发性干咳,夜间或晨起加重。建议家长定期清洗床品,使用防螨罩,必要时检测过敏原。医生可能推荐氯雷他定糖浆、孟鲁司特钠咀嚼片或西替利嗪滴剂,合并喘息时需配合雾化治疗。
3、支气管炎小气道炎症会产生痰鸣音和喘息样咳嗽,常见于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。家长可空心掌拍背帮助排痰,医生可能开具氨溴索口服溶液、丙卡特罗片或布地奈德混悬液雾化。发热超过38.5℃时需遵医嘱使用对乙酰氨基酚滴剂。
4、胃食管反流喂养后平卧易引发胃酸刺激,表现为进食后呛咳、拒食。建议家长采用少量多次喂养,喂奶后竖抱20分钟。医生可能使用铝碳酸镁混悬液、奥美拉唑肠溶胶囊或多潘立酮混悬液,严重者需调整奶粉稠度。
5、异物吸入突发剧烈呛咳伴呼吸困难需警惕花生等异物卡喉。家长应立即采用海姆立克急救法,并送急诊通过支气管镜取出。长期慢性咳嗽可能因深部异物导致,需进行胸部CT或支气管镜检查确诊。
保持宝宝生活区域通风清洁,避免接触二手烟和冷空气刺激。咳嗽期间适当增加温水摄入,1岁以上儿童可少量饮用蜂蜜水润喉。记录咳嗽频率、时间和诱因,就诊时向医生详细描述。若出现口唇发绀、呼吸急促或持续高热,须立即急诊处理。定期接种流感疫苗和肺炎疫苗有助于预防呼吸道感染引发的咳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