杨博
主任医师
鸡西市人民医院
健康中心
中暑时喝冰水会刺激胃肠道,导致血管收缩,影响散热,加重身体负担。正确做法是补充淡盐水或运动饮料,同时采取物理降温措施。中暑是由于高温环境下人体体温调节功能失调,导致体内热量积聚过多。冰水虽然能快速降低口腔温度,但会引发一系列不良反应。
1、冰水刺激胃肠道,导致血管急剧收缩,影响血液循环,降低散热效率。中暑时人体需要扩张血管以加速散热,冰水的作用适得其反。
2、大量饮用冰水可能引起胃肠道痉挛,导致腹痛、恶心等症状,进一步加重身体不适。中暑患者应选择温凉的水或淡盐水,既能补充水分,又能维持电解质平衡。
3、冰水会导致体温骤降,可能引发“冷休克”反应,增加心脏负担,甚至诱发心律失常。中暑时应采用温和的降温方式,如用湿毛巾擦拭身体或扇风。
4、中暑后身体处于脱水状态,单纯补充冰水无法有效补充流失的电解质。运动饮料或淡盐水能更好地恢复体液平衡,帮助身体恢复正常功能。
5、物理降温是缓解中暑的关键措施。除了补充适宜液体外,应尽快将患者转移到阴凉通风处,解开衣物,用温水擦拭身体,促进散热。
中暑时避免饮用冰水,选择温凉液体和科学降温方法,能更安全有效地缓解症状,防止病情加重。若中暑症状严重,如出现意识模糊、高热不退等情况,需立即就医,接受专业治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