安康市中心医院
全科
心率过低可能引发头晕、乏力、晕厥等症状,严重时可能导致心脏骤停。心率过低可通过日常监测、药物治疗、起搏器植入等方式干预。心率过低通常由生理性因素、心脏疾病、药物作用、代谢异常、神经调节异常等原因引起。
1、生理因素:长期运动训练、睡眠状态或低温环境可能导致心率偏低。这类情况通常无需特殊治疗,通过调整生活习惯,如避免过度运动、保持适宜室温,可逐渐恢复正常心率。若伴随不适症状,建议及时就医。
2、心脏疾病:窦房结功能障碍、心肌炎、心肌梗死等疾病可能引起心率过低。这类情况需要针对原发病进行治疗,如使用阿托品片0.3mg口服、异丙肾上腺素注射液1mg静脉注射等药物提升心率,必要时需植入心脏起搏器。
3、药物作用:β受体阻滞剂、钙通道阻滞剂、洋地黄类药物可能抑制心脏传导,导致心率过低。在医生指导下调整药物剂量或更换药物,如将美托洛尔片剂量从50mg减至25mg,或改用其他不影响心率的药物。
4、代谢异常:甲状腺功能减退、电解质紊乱等代谢问题可能影响心脏功能,导致心率过低。通过补充甲状腺激素、纠正电解质平衡,如口服左甲状腺素钠片50μg、静脉注射氯化钾注射液10ml,可逐步改善心率。
5、神经调节异常:迷走神经张力过高或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可能引起心率过低。可通过深呼吸练习、温水泡脚等方式调节神经功能,必要时使用阿托品片0.3mg口服或进行迷走神经阻断术。
日常饮食中可适量增加富含钾、镁的食物,如香蕉、菠菜、坚果等,有助于维持心脏正常功能。规律进行有氧运动,如快走、游泳、骑自行车,每周3-5次,每次30分钟,可增强心脏功能。注意监测心率变化,若持续低于50次/分钟或伴随严重症状,应及时就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