河南中医学院一附院
普外科
牙齿形态异常可通过佩戴矫正器、手术矫正、牙齿修复等方式治疗。牙齿形态异常通常由遗传因素、不良口腔习惯、牙周疾病、牙齿损伤、颌骨发育异常等原因引起。
1、矫正器治疗:佩戴固定矫正器或隐形矫正器是常见的矫正方式。固定矫正器通过金属托槽和弓丝施加持续压力,逐步调整牙齿位置。隐形矫正器采用透明牙套,美观且可自行摘戴,适合轻度至中度畸形。矫正周期通常为1-3年,需定期复诊调整。
2、手术矫正:对于严重的颌骨发育异常,可能需要进行正颌手术。手术通过调整上下颌骨的位置和形态,改善牙齿咬合关系和面部轮廓。常见手术包括上颌前移术、下颌后退术等。术后需配合矫正器进行精细调整。
3、牙齿修复:对于牙齿缺损或形态异常,可采用贴面、全冠等修复方式。贴面通过将薄层瓷片粘贴在牙齿表面,改善牙齿颜色和形态。全冠则通过覆盖整个牙冠,恢复牙齿功能和美观。修复材料包括瓷、树脂等,需根据具体情况选择。
4、不良习惯纠正:咬指甲、用舌头顶牙等不良习惯可能导致牙齿形态异常。纠正这些习惯有助于防止畸形加重。可通过佩戴习惯矫正器、进行口腔肌肉训练等方式改善。儿童时期是纠正不良习惯的关键时期,家长需加强监督和引导。
5、牙周疾病治疗:牙周疾病可能导致牙齿松动、移位,影响牙齿形态。定期进行牙周检查和洁牙,控制牙菌斑和牙结石的积累。对于已发生的牙周疾病,需进行深度洁治、刮治等治疗,必要时进行牙周手术。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,预防牙周疾病的发生。
牙齿形态异常的矫正需根据具体原因和程度选择合适的治疗方式。日常生活中,保持良好口腔卫生习惯,定期进行口腔检查,有助于预防和早期发现牙齿形态异常。饮食上注意均衡营养,避免过硬、过黏食物,减少牙齿损伤风险。适当进行口腔肌肉训练,增强口腔功能,促进牙齿和颌骨的正常发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