尹慧
主任医师
河南省中医药研究院
内科
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可通过靶向治疗、干扰素治疗、化疗、造血干细胞移植等方式治疗,通常由基因突变、环境因素、遗传因素、放射线暴露、化学物质接触等原因引起。
1、靶向治疗:针对BCR-ABL融合基因的酪氨酸激酶抑制剂是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主要手段。常用药物包括伊马替尼400mg/天、达沙替尼100mg/天和尼洛替尼300mg/天。这些药物能有效抑制白血病细胞的增殖,改善患者生存质量。
2、干扰素治疗:干扰素α可通过调节免疫系统功能来抑制白血病细胞生长。治疗方案通常为每周3次皮下注射,剂量为300万单位。干扰素治疗适用于对靶向药物不耐受或耐药的患者。
3、化疗:羟基脲是常用的化疗药物,可抑制DNA合成,控制白细胞计数。初始剂量为20-30mg/kg/天,根据血常规结果调整剂量。化疗主要用于疾病加速期或急变期的患者。
4、造血干细胞移植:对于年轻、病情进展迅速的患者,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是可能的治愈方法。移植前需要进行配型、预处理等准备工作,移植后需长期服用免疫抑制剂预防移植物抗宿主病。
5、支持治疗:包括输血、抗感染、营养支持等。输血可改善贫血和血小板减少,抗生素可预防和治疗感染,营养支持有助于提高患者免疫力。支持治疗是综合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。
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应保持均衡饮食,适当进行有氧运动,如散步、游泳等,注意个人卫生,避免感染。定期复查血常规和骨髓检查,遵医嘱用药,保持良好的心态有助于疾病控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