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
普通内科
冠心病介入治疗可通过药物治疗、生活方式调整、定期复查等方式进一步管理病情。介入治疗虽能改善血管狭窄,但无法根治冠心病,仍需药物控制风险因素。
1、药物治疗:介入治疗后,患者需长期服用抗血小板药物如阿司匹林肠溶片100mg每日一次、氯吡格雷片75mg每日一次,预防血栓形成。同时,他汀类药物如阿托伐他汀钙片20mg每日一次可稳定斑块,降低血脂。
2、控制血压:高血压是冠心病的重要危险因素。介入治疗后,患者需继续服用降压药物如氨氯地平片5mg每日一次、厄贝沙坦片150mg每日一次,将血压控制在130/80mmHg以下。
3、调节血糖:糖尿病是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。患者需通过口服降糖药如二甲双胍片500mg每日两次、胰岛素注射等方式,将空腹血糖控制在7.0mmol/L以下。
4、改善生活方式:戒烟限酒、低盐低脂饮食、规律运动有助于降低冠心病复发风险。建议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,如快走、游泳等。
5、定期复查:介入治疗后,患者需定期复查心电图、心脏彩超、血脂、血糖等指标,评估病情变化。如有不适,及时就医调整治疗方案。
冠心病介入治疗后,患者需坚持药物治疗,控制血压、血糖、血脂等危险因素,同时改善生活方式,定期复查,以降低复发风险,改善长期预后。饮食上建议采用地中海饮食,富含水果、蔬菜、全谷物、鱼类和橄榄油,限制红肉和加工食品的摄入。运动方面,除有氧运动外,可结合力量训练,每周2-3次,每次20-30分钟,增强心肺功能。护理上,患者需注意监测血压、心率,避免剧烈运动和情绪波动,保持良好心态,积极配合治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