尹慧
主任医师
河南省中医药研究院
内科
糖尿病与年龄确实存在一定关联,其发生可能由遗传因素、生活方式、肥胖、胰岛素抵抗、慢性炎症等原因引起。
1、遗传因素:家族中有糖尿病病史的人群患病风险较高,尤其是2型糖尿病。遗传因素可能导致胰岛素分泌功能异常或胰岛素抵抗。日常可通过健康饮食和规律运动降低风险。
2、生活方式:长期高糖、高脂饮食和缺乏运动是糖尿病的重要诱因。随着年龄增长,代谢能力下降,不良生活习惯更容易导致血糖升高。建议减少精制糖摄入,增加膳食纤维,保持适度运动。
3、肥胖:肥胖尤其是腹部肥胖与糖尿病密切相关。脂肪组织过多会干扰胰岛素的作用,导致胰岛素抵抗。控制体重是预防糖尿病的重要措施,可通过低热量饮食和规律运动实现。
4、胰岛素抵抗:随着年龄增长,身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下降,导致血糖调节能力减弱。胰岛素抵抗是2型糖尿病的主要发病机制之一。改善胰岛素敏感性的方法包括增加运动、控制体重和减少高糖饮食。
5、慢性炎症:长期慢性炎症会干扰胰岛素信号传导,增加糖尿病风险。年龄增长与慢性炎症的发生率呈正相关。抗炎饮食如富含Omega-3脂肪酸的食物有助于降低炎症水平。
糖尿病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饮食控制,选择低糖、低脂、高纤维的食物,如全谷物、蔬菜和瘦肉。运动方面,建议进行有氧运动和力量训练,如快走、游泳和哑铃练习,每周至少150分钟。定期监测血糖水平,遵医嘱用药,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有助于控制病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