沈华
副主任医师
江苏省人民医院
肿瘤综合科
肺腺癌的靶向治疗药物主要包括吉非替尼、厄洛替尼、奥希替尼等,这些药物通过抑制肿瘤细胞生长信号通路发挥作用。
1、吉非替尼:吉非替尼是一种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,适用于EGFR基因突变的肺腺癌患者。常用剂量为250mg/天,口服给药。其常见副作用包括皮疹、腹泻和肝功能异常,需定期监测肝功能和皮肤状况。
2、厄洛替尼:厄洛替尼同样针对EGFR基因突变,常用剂量为150mg/天,口服给药。其作用机制与吉非替尼类似,但副作用可能更为明显,如严重皮疹和间质性肺病。患者在使用期间需密切观察呼吸状况,必要时调整剂量或停药。
3、奥希替尼:奥希替尼是第三代EGFR-TKI,适用于EGFR T790M突变阳性的肺腺癌患者。常用剂量为80mg/天,口服给药。其优势在于对脑转移患者疗效显著,且副作用相对较轻,常见的有腹泻和皮肤干燥。
4、阿法替尼:阿法替尼是一种不可逆的EGFR-TKI,适用于EGFR基因突变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。常用剂量为40mg/天,口服给药。其常见副作用包括腹泻、皮疹和口腔炎,患者需注意口腔卫生和皮肤护理。
5、贝伐珠单抗:贝伐珠单抗是一种抗血管生成药物,常与化疗联合使用。常用剂量为7.5mg/kg或15mg/kg,每3周静脉注射一次。其副作用可能包括高血压、蛋白尿和出血风险,需定期监测血压和肾功能。
肺腺癌患者在使用靶向药物期间,应遵循医嘱,定期复查,同时注意饮食均衡,增加富含蛋白质和维生素的食物摄入,如鱼类、蛋类和新鲜蔬菜。适当进行轻度运动,如散步或瑜伽,有助于增强体质,改善生活质量。保持良好的心态,积极配合治疗,对疾病控制具有重要意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