张玲
主任医师
河南省肿瘤医院
肝胆外科
清洗牙结石可能导致牙龈出血、牙齿敏感、牙龈萎缩、牙根暴露和牙齿松动等问题。牙结石是牙菌斑长期堆积后钙化形成的硬质沉积物,附着在牙齿表面或牙龈边缘。清洗牙结石的过程虽然能去除这些沉积物,但操作不当或个体差异可能带来一定的风险。
1、牙龈出血:清洗牙结石时,超声波洁牙器或手工器械可能对牙龈组织造成机械刺激,导致牙龈出血。牙龈出血通常与牙龈炎症有关,建议洁牙后使用温和的漱口水,如含有氯己定的漱口水,每日两次,每次10毫升,持续一周。
2、牙齿敏感:清洗牙结石后,牙釉质表面可能暴露,导致牙齿对冷热刺激敏感。建议使用含氟牙膏,如高露洁含氟牙膏,每日两次,每次挤豌豆大小,轻柔刷牙,避免过度用力。
3、牙龈萎缩:长期牙结石堆积可能导致牙龈组织炎症,清洗后牙龈可能出现萎缩现象。建议定期进行牙周检查,使用软毛牙刷,避免横向刷牙,保持口腔卫生。
4、牙根暴露:清洗牙结石后,牙根可能因牙龈萎缩而暴露,增加牙齿敏感和龋齿风险。建议使用牙本质封闭剂,如3M ESPE Clinpro XT Varnish,每半年涂布一次,保护暴露的牙根。
5、牙齿松动:牙结石长期压迫牙周组织,清洗后可能导致牙齿暂时性松动。建议避免咀嚼硬物,定期进行牙周维护,如牙周刮治,每半年一次,稳定牙齿。
饮食上,建议多摄入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,如橙子、草莓,增强牙龈健康;运动方面,适度有氧运动如散步、慢跑,有助于改善全身血液循环,促进口腔健康。护理上,每日使用牙线清理牙缝,定期更换牙刷,每三个月一次,保持口腔清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