长期咳嗽需根据病因选择药物,常见原因包括感染后咳嗽、过敏性咳嗽、胃食管反流等,最快有效的药物需对症治疗。感染后咳嗽可选用右美沙芬、苯丙哌林等镇咳药;过敏性咳嗽推荐氯雷他定、孟鲁司特钠;胃食管反流需用奥美拉唑联合多潘立酮。
1. 感染后咳嗽
病毒或细菌感染后,气道敏感性增高导致咳嗽迁延。镇咳药如右美沙芬通过抑制延髓咳嗽中枢起效,苯丙哌林直接作用于气道黏膜。若痰液黏稠,可加用氨溴索促进排痰。避免滥用抗生素,仅细菌感染时需阿莫西林等治疗。
2. 过敏性咳嗽
接触花粉、尘螨等过敏原引发气道高反应性。抗组胺药氯雷他定阻断H1受体缓解症状,白三烯受体拮抗剂孟鲁司特钠减轻气道炎症。严重者需布地奈德雾化吸入。建议检测过敏原并减少接触,保持室内湿度40%-60%。
3. 胃食管反流性咳嗽
胃酸刺激食管迷走神经引发反射性咳嗽。质子泵抑制剂奥美拉唑减少胃酸分泌,促胃肠动力药多潘立酮加速胃排空。睡前3小时禁食,抬高床头15-20厘米。避免咖啡、巧克力等降低食管括约肌压力的食物。
4. 其他原因处理
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可联用茶碱缓释片与乙酰半胱氨酸;百日咳需红霉素治疗;ACEI类降压药诱发咳嗽应更换为ARB类药物。咳嗽超过8周需胸片或肺功能检查排除结核、哮喘等疾病。
长期咳嗽用药需明确病因,错误用药可能加重症状。感染后咳嗽通常2-3周自愈,镇咳药仅短期使用。过敏性及反流性咳嗽需持续用药4-8周。若出现咯血、呼吸困难或体重下降,应立即就诊排查肺癌、肺纤维化等重症。日常多饮温水,用蜂蜜缓解夜间干咳,避免烟雾刺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