张玲
主任医师
河南省肿瘤医院
肝胆外科
开放性伤口的处理需要及时清洁、止血和包扎,避免感染并促进愈合。对于轻微伤口,可用生理盐水冲洗,涂抹抗生素软膏后用无菌纱布覆盖;较深或出血较多的伤口需压迫止血,必要时就医缝合。
1、清洁伤口是处理的第一步。使用生理盐水或清水冲洗伤口,去除污物和细菌,避免使用酒精或碘酒直接接触伤口,以免刺激组织。清洁后可用无菌纱布轻轻擦干。
2、止血是防止失血过多的关键。对于小伤口,直接压迫伤口5-10分钟即可止血;若出血较多,可使用止血带或绷带加压包扎,但需注意每隔15-20分钟松开一次,避免组织缺血坏死。
3、包扎伤口可防止二次污染。使用无菌纱布或创可贴覆盖伤口,保持干燥和清洁。若伤口较深或面积较大,需定期更换敷料,并观察是否有红肿、渗液等感染迹象。
4、预防感染是伤口愈合的重要环节。可在清洁后涂抹抗生素软膏如红霉素软膏或莫匹罗星软膏,避免使用未经消毒的草药或偏方。若出现发热、伤口周围红肿或化脓,需及时就医。
5、促进愈合需注意营养和休息。多摄入富含蛋白质、维生素C和锌的食物,如鸡蛋、橙子和坚果,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。保持伤口部位清洁干燥,避免剧烈运动或摩擦。
开放性伤口的正确处理可有效降低感染风险,加速愈合。若伤口较深、出血不止或伴有异物残留,应及时就医,避免延误治疗。日常注意伤口护理,保持健康的生活习惯,有助于恢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