瑞安市妇幼保健院
儿科
垂体瘤术后尿崩症的治疗包括药物调节和护理管理,主要原因是手术影响了垂体后叶的抗利尿激素分泌。护理措施包括监测尿量、补充水分、使用去氨加压素等药物,同时注意电解质平衡和饮食调节。
1、尿崩症的发生与垂体瘤手术密切相关。手术过程中可能损伤垂体后叶或下丘脑,导致抗利尿激素分泌不足,从而引发多尿、口渴等症状。术后密切观察患者的尿量和尿液比重是护理的关键,通常每小时尿量超过200毫升提示尿崩症的可能。
2、药物治疗是尿崩症管理的重要部分。去氨加压素DDAVP是最常用的药物,可以通过鼻腔喷雾、口服片剂或注射给药,具体剂量需根据患者的尿量和电解质水平调整。氢氯噻嗪和卡马西平也可作为辅助治疗,帮助减少尿量。
3、护理中需特别注意水电解质平衡。尿崩症患者大量排尿会导致钠、钾等电解质流失,定期检测血钠、血钾水平,必要时通过静脉输液或口服补充电解质。每日饮水量应根据尿量调整,避免过度饮水或脱水。
4、饮食调节有助于改善症状。建议患者摄入富含钾的食物,如香蕉、橙子、菠菜等,同时减少高盐食物的摄入,以维持电解质平衡。少量多餐的饮食方式有助于减轻口渴感。
5、心理支持也是护理的重要环节。尿崩症患者可能因频繁排尿和口渴感到焦虑或不适,护理人员应耐心解释病情,指导患者正确用药和护理方法,帮助其建立信心。
垂体瘤术后尿崩症的护理需要综合考虑药物治疗、水电解质平衡、饮食调节和心理支持等多方面因素,通过科学的护理管理,患者症状可以得到有效控制,生活质量显著提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