李芸
主任医师
临汾市人民医院
儿科
小孩子耳朵突然痛可能由中耳炎、外耳感染、外伤或耳内部积液等原因引起,应尽快观察判断症状,必要时及时就医。通过护理、药物治疗和避免刺激等方式能有效缓解疼痛。
1、可能的原因及病因分析
① 中耳炎:中耳炎是造成孩子耳朵痛最常见的原因之一,通常由细菌或病毒感染引起,伴随感冒等上呼吸道感染病史。耳部疼痛常在吞咽或咀嚼时加重,并可能出现发热和听力下降。如果情况严重,还可能有耳道分泌物流出。
② 外耳感染:游泳之后或耳道清洁不当可能导致外耳道感染如“游泳者的耳朵”,其症状包括耳朵肿胀、触摸疼痛及耳道分泌黄色黏液。
③ 耳朵受外伤:耳部被异物刺伤如棉签、玩具,或挖耳导致鼓膜受伤也可能引起耳痛,此时通常伴随流血或强烈的疼痛感。
④ 耳内部积液或气压损伤:当乘飞机或潜水时,压力变化可能导致耳内部积液或气压差引起中耳疼痛,伴随耳胀满感甚至听力下降。孩子感冒时,此类情况更为常见。
2、应对措施及处理方法
① 及时就医诊断:如果耳疼严重、持续不缓解或伴随发热、听力下降等症状,应第一时间带孩子前往耳鼻喉科检查。识别可能的中耳炎或其他病理性原因,并按医生建议进行治疗。
② 药物治疗:
非处方止痛药:如对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可以短期缓解孩子疼痛,但需根据年龄及体重调整剂量。
抗生素治疗:若确诊为细菌性中耳炎,医生可能开具阿莫西林等抗生素。家长要严格遵医嘱完成整个疗程用药。
滴耳液:外耳感染时,可使用含抗菌药物或类固醇的滴耳液,有助于控制炎症和减轻不适。
③ 居家护理方式:
用温暖的湿毛巾敷在孩子耳朵附近,可暂时缓解中耳炎引起的疼痛。
若怀疑是气压损伤,可以让孩子吞咽、咀嚼口香糖或喝温水,帮助减轻耳内压力差。
保持耳道清洁和干燥,避免用棉签掏耳朵,以防进一步加重感染或损伤耳朵。
④ 预防外耳感染:尽量减少长时间泡水或游泳后耳道积水情况;用耳塞保护耳朵,游泳后侧卧轻拍头部帮助水分排出。
如果孩子待在安静的环境下疼痛减轻,多数情况下问题不严重。但如果症状持续或加剧,请立即就医排查严重疾病,如鼓膜穿孔或骨膜感染。
小孩子耳朵突然痛需要家长足够的重视,一方面要尽快判断可能的原因,另一方面尽早采取合适的护理或治疗方法,避免病程拖延带来耳朵结构损害及听力问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