蒙岭
主任医师
临汾市人民医院
普外科
骨折恢复期出现发热、发麻的情况需要警惕可能是感染、神经损伤或循环障碍造成的,应尽快就医明确原因并采取针对性处理方法。
1、感染可能导致发热
在骨折恢复期,特别是手术后,如果出现持续性发热,可能提示创口发生了细菌感染。手术部位感染尤其常见,需密切观察伤口是否红肿、渗液或伴随疼痛。轻微感染可通过口服抗生素如阿莫西林或头孢类药物处理,严重感染则可能需要静脉点滴抗生素或服用更强效的抗菌药物。还需注意避免不洁环境接触伤口,保持伤口清洁干燥。
2、神经损伤可能引起发麻
骨折复位或手术过程中,有时会对周边神经造成直接或间接损伤,导致受累区域发麻。这种情况在四肢骨折中较为常见,如肱骨骨折影响桡神经。轻度神经损伤可以通过使用营养神经的药物如维生素B1、甲钴胺等促进恢复,同时配合适度康复训练。如果发麻情况持续加重或伴随无力,应重新评估骨折部位的恢复情况,必要时影像学检查排除神经卡压或长期损伤。
3、循环障碍可能加重恢复不适
恢复期血液循环不畅可能导致局部肿胀、发麻甚至静脉血栓形成,尤其是长时间制动的人群。如发现明显肢体肿胀、疼痛或皮肤发紫等症状,应提高警惕。早期可在医生指导下适当进行被动活动,避免久坐久卧,防止血流瘀滞。对于存在高危因素如下肢骨折者,可根据医生建议使用抗凝药物,比如利伐沙班或阿司匹林。
骨折恢复期的发热与发麻不可轻视,它们可能提示全身或局部问题。建议随时关注身体变化,及时就医配合诊治,以确保骨骼和神经的顺利恢复。在康复过程中,还应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,合理饮食,加强锻炼,促进整体健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