张玲
主任医师
河南省肿瘤医院
肝胆外科
豌豆长牙子了还能吃,但需根据发芽情况判断安全性。若发芽部分呈现白色且豌豆无异味,无明显霉变,可以安全食用;若出现霉斑、异味或豆质变软,可能已受污染,建议不要食用。
1、发芽豌豆能否食用的判断依据
豌豆发芽后,由于内部的蛋白质和淀粉分解,部分营养成分可能略有流失,但其毒性和危险性并未显著增加。发芽的豌豆只要芽体白净、完整、无霉斑,豌豆外表无腐烂和变质,通常仍可食用。但若发芽部位呈现黑点,或豌豆整体变软甚至散发异味,说明内部可能已经被细菌或霉菌侵袭,这会对人体产生危害,需果断丢弃。
2、发芽豌豆的风险来源
豌豆过度发芽或存储不当可能导致霉菌感染,比如黄曲霉素等毒素的产生,这种毒素难以通过高温烹调破坏,对肝脏有极大损害。受潮的豌豆容易滋生细菌,也可能引起急性胃肠道感染。对于长时间存放、袋装已破损或在潮湿环境下储存的豌豆需要格外留意。
3、安全处理及食用建议
如豌豆只是轻微发芽,可将芽体掐去,充分清洗后食用。
发芽豌豆更适合用于蒸煮、炖汤等烹饪方式,避免凉拌等未熟透的做法,以减少潜在风险。
注意豌豆储存环境,最好置于阴凉、干燥处,或密封后冷藏,可显著延缓发芽与变质。
豌豆发芽后是否能吃,需要综合判断豌豆的外观、气味和存储环境,注意食用前去除发芽部位并保证彻底烹饪。在日常储存中,提前发现豌豆已接近发芽状态时可尽快烹煮,以确保食物安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