张楠
主任医师
济南市中心医院
肿瘤综合科
胰腺癌的确具有较高的误诊率,这主要与其早期症状不典型、部位隐匿以及与其他疾病症状相似有关。及时就医并进行精准筛查是降低误诊风险的关键,包括影像学检查、实验室检测和病理活检等手段。
1、早期症状不典型
胰腺癌早期通常缺乏明显症状,仅表现为腹部隐痛、不适、食欲不振、体重减轻等,这些症状常被误认为是胃病、消化不良或其他常见疾病,导致延误诊断。建议有长期消化系统问题且无明确原因的人群提高警惕,及时向消化内科或肿瘤科医生寻求帮助。
2、位置隐匿加大诊断难度
胰腺深藏于腹腔后方,普通体格检查或常规影像学手段难以及早发现病变。为早期筛查提供帮助的技术包括腹部超声、CT增强扫描和MRI等。对于高危人群如有家族史或慢性胰腺炎病史,建议定期选择这些检查方法进行胰腺评估。
3、症状与其他疾病相似
胰腺癌症状容易与胆囊炎、肝硬化、胃癌以及胰腺炎相混淆。例如,当肿瘤压迫胆管造成黄疸时,患者常被误诊为胆管结石。在此情况下,进一步的实验室血清学检测CA19-9肿瘤标志物、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或穿刺活检有助于明确诊断。
4、高风险人群监测和干预
家族遗传和遗传性疾病如“BRCA基因突变”是胰腺癌的重要致病因素之一。高风险人群应密切关注家族病史,避免可诱发胰腺癌的环境因素,如长期吸烟、酗酒及高脂饮食。调整生活习惯,增加锻炼,摄入膳食纤维丰富的食物有助于降低患病风险。
胰腺癌因其隐匿性导致误诊率较高,因此需要早期关注症状并选择精准的检查手段。高风险人群定期体检、及时干预和与医生充分沟通显得尤为重要。如有疑似症状,应尽早就医寻求专业指导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