临汾市人民医院
胸外科
小儿脚骨折后出现发麻现象是可能表明神经受到损伤,需要引起重视,建议尽快就医进行详细检查。小儿骨折后发麻可能由局部神经压迫、血液循环受阻或肿胀引起,应及早评估和处理以避免并发症。以下从常见原因着手分析该现象,并提供建议处理方式。
1、神经损伤导致的发麻
骨折过程中,可能对周围神经造成压迫或损伤。如果骨折移位压迫了局部神经,会引起脚部发麻、刺痛,甚至导致感觉消失或活动困难。建议就医检查神经功能,可以通过影像学如X光、CT等确认移位情况。有些轻微压迫可通过石膏固定调整恢复,但严重情况可能需要手术将错位的骨片复位或解除压力。
2、血液循环受阻
骨折部位的血肿或肢体过度肿胀可能压迫血管,造成局部血液循环不畅,引发发麻或冰凉症状。这种情况下应警惕“骨筋膜室综合征”,它是一种危险的急症,可能导致永久损伤。建议定期监测肢体肿胀情况,同时避免患肢绑得过紧或长时间保持固定姿势。如症状明显加重,需尽快通过外科手术减压。
3、石膏或夹板固定不当
用石膏或夹板固定骨折时,可能因过紧或不当放置导致神经压迫或循环受限,引发麻木。家长应注意观察患儿脚部皮肤颜色、温度和感觉变化,如发现足部变冷、苍白或异常发麻,需及时松解并复查固定方式。医疗机构可以调整石膏、夹板或选择更适合的固定方案。
治疗建议包括:
药物管理:止痛药如布洛芬减少疼痛引发的肢体紧张。若神经损伤显著,可能需用营养神经的维生素B族药物辅助治疗。
物理治疗:采用局部热敷或理疗促进血液循环,但需经医生评估适用性。
手术治疗:如症状无法缓解或神经损伤较重,可能需通过神经探查或减压手术进行治疗。
如发麻现象持续或加重,务必尽快由专业医生进行评估和治疗,以保障患儿肢体功能的全面恢复,让其尽快回归正常活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