真菌病根据感染部位和病原体类型,主要分为浅部真菌病、皮下真菌病和系统性真菌病三类。浅部真菌病如足癣、体癣,皮下真菌病如孢子丝菌病,系统性真菌病如念珠菌病,治疗需根据具体类型选择抗真菌药物或手术干预。
1、浅部真菌病主要侵犯皮肤、毛发和指甲,常见类型包括足癣、体癣和头癣。足癣表现为足部皮肤瘙痒、脱屑和水疱,体癣呈现环形红斑伴鳞屑,头癣则导致头皮瘙痒和脱发。治疗可选用外用抗真菌药物如特比萘芬乳膏、酮康唑乳膏和克霉唑乳膏,严重时可口服伊曲康唑或氟康唑。
2、皮下真菌病涉及皮肤深层和皮下组织,常见类型有孢子丝菌病和着色芽生菌病。孢子丝菌病多由外伤引起,表现为皮下结节和溃疡,着色芽生菌病则形成慢性肉芽肿。治疗需长期口服抗真菌药物如伊曲康唑、伏立康唑和两性霉素B,必要时进行手术清创。
3、系统性真菌病累及内脏器官,常见类型包括念珠菌病、曲霉病和隐球菌病。念珠菌病可导致口腔、食道和血液感染,曲霉病主要侵犯肺部,隐球菌病常见于中枢神经系统。治疗需根据病原体选择抗真菌药物,如氟康唑、卡泊芬净和两性霉素B,重症患者需联合用药和积极支持治疗。
真菌病的预防关键在于保持个人卫生,避免接触感染源,及时处理皮肤损伤,增强免疫力。对于易感人群如免疫低下者,应定期体检,早期发现和治疗。通过科学防治,可以有效控制真菌病的发生和传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