河南中医学院一附院
普外科
打完玻尿酸后,如果出现注射部位肿胀、皮肤颜色改变、局部疼痛、触痛以及皮肤温度升高等症状,务必要引起重视,及时就医。这些症状可能是栓塞的征兆,需要专业的医学评估来排除风险。玻尿酸注射虽然是常见的美容手段,但仍有可能出现血管栓塞等并发症,因此及时发现和处理这些症状尤为重要。
1、注射部位肿胀:玻尿酸填充后,如果出现血管栓塞,局部血液循环会受到阻碍。这样就容易导致组织水肿和液体积聚,表现为注射区域的肿胀,有时还会伴随红斑或硬结。这个时候,肿胀不仅仅是普通的术后反应,而是需要关注的信号。
2、皮肤颜色改变:当玻尿酸不小心进入血管时,可能引起血管痉挛或血栓形成,从而导致血液供应不足。这种情况会影响皮肤的颜色分布,表现为局部皮肤变白或呈紫色。这种颜色的变化是因为血液循环受阻,皮肤无法获得足够的氧气和营养。
3、局部疼痛:血管栓塞后,神经传导路径上的血液流动被阻碍,神经功能可能受损,导致异常放电,进而引发剧烈且持续的疼痛。这种疼痛在活动或触摸时会加剧,给患者带来很大的不适。
4、触痛:触痛通常是炎症反应的结果。炎症细胞和化学介质会刺激周围的神经末梢,导致注射部位出现针刺样或灼热样的触痛。这种触痛往往提示局部正在经历炎症反应,需要密切观察。
5、皮肤温度升高:局部皮肤温度升高可能是由于血管扩张或代谢率增加,以促进炎症因子的清除。这种温度升高通常伴随着红斑或其他炎症表现,提示局部可能存在炎症或感染。
如果怀疑出现玻尿酸栓塞,建议进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来评估是否存在血管栓塞。确诊后,遵医嘱使用依达拉奉等抗氧化剂进行治疗。患者应避免对受影响区域进行按摩或过度刺激,以免加重病情。及时识别和处理这些症状有助于降低并发症风险,确保美容治疗的安全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