霉菌性阴道炎若不及时治疗可能引发外阴瘙痒加重、泌尿系统感染、盆腔炎症甚至影响生育功能。主要风险包括反复发作的阴道炎、上行感染导致盆腔粘连、妊娠期早产风险增加。
1、症状加重:
未经治疗的霉菌性阴道炎会导致外阴及阴道黏膜持续充血水肿,瘙痒症状从间歇性发展为持续性,严重时出现抓痕或皲裂。典型白色豆渣样分泌物可能堵塞宫颈口,引发性交疼痛和排尿灼热感。
2、泌尿系统感染:
阴道内念珠菌可能通过尿道逆行感染膀胱,诱发念珠菌性膀胱炎。表现为尿频尿急与下腹坠胀,尿液培养可见真菌菌丝。长期反复感染可能损伤膀胱黏膜防御功能。
3、盆腔炎症:
病原体上行至子宫和输卵管可能引起盆腔粘连,临床表现为慢性下腹痛、月经异常。输卵管阻塞风险增加3-5倍,成为继发性不孕的重要因素。急性发作时可能出现发热等全身症状。
4、妊娠并发症:
孕期患者发生胎膜早破和早产的概率显著升高。新生儿经产道感染可表现为鹅口疮或尿布区皮炎。妊娠期血糖波动会进一步加重真菌繁殖。
5、耐药性发展:
长期未规范治疗易导致白色念珠菌菌株变异,对唑类药物敏感性下降。复发频率从每年1-2次增至每月发作,需更换为两性霉素B等二线药物。
日常需选择棉质透气内衣并每日更换,避免使用碱性洗剂冲洗阴道。饮食上减少精制糖摄入,适当补充含乳酸菌的发酵乳制品。月经期勤换卫生巾,性行为前后注意清洁。出现异常分泌物或外阴不适持续3天以上时,建议妇科就诊进行分泌物镜检和真菌培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