儿童银屑病主要表现为皮肤红斑、鳞屑和瘙痒,可通过外用药物、光疗和生活方式调整等方式治疗。儿童银屑病通常由遗传因素、免疫异常、感染诱发、环境刺激和心理压力等原因引起。
1、遗传因素:
约30%患儿有家族史,与HLA-Cw6等基因相关。这类患儿需避免诱发因素,轻度病例可尝试润肤剂护理,中重度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卡泊三醇软膏等药物。
2、免疫异常:
T细胞过度活化导致角质细胞增殖加速,可能与链球菌感染有关。表现为点滴状皮损,需检测抗链球菌溶血素O,感染控制后皮损可能自行消退,顽固病例可考虑窄谱UVB治疗。
3、感染诱发:
咽炎、扁桃体炎等细菌感染常诱发急性发作。患儿可能出现发热伴全身性红色丘疹,急性期需抗生素治疗,恢复期配合外用糖皮质激素如氢化可的松乳膏。
4、环境刺激:
冬季干燥、过度清洁等会加重症状。表现为皮肤干燥裂纹,建议使用含尿素成分的润肤霜,洗澡水温控制在37℃以下,避免使用碱性沐浴产品。
5、心理压力:
学业压力或家庭变故可能诱发或加重病情。这类患儿常见瘙痒-搔抓恶性循环,需进行心理疏导,配合抗组胺药如氯雷他定缓解瘙痒症状。
患儿日常应穿着纯棉宽松衣物,避免剧烈运动导致出汗刺激。饮食注意补充维生素D和欧米伽3脂肪酸,适量食用深海鱼、核桃等食物。保持规律作息,洗澡后3分钟内涂抹保湿剂,冬季使用加湿器维持室内湿度在50%-60%。皮损面积大于体表面积10%或合并关节症状时需及时就医,避免自行使用强效激素类药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