急性心力衰竭可通过氧疗、药物治疗、机械通气等方式治疗,通常由心肌梗死、高血压、心律失常、心脏瓣膜病、心肌炎等原因引起。
1、氧疗:急性心力衰竭患者常伴有呼吸困难,氧疗是首要措施。通过鼻导管或面罩给予高浓度氧气,改善组织缺氧,缓解呼吸困难。氧疗期间需监测血氧饱和度,确保氧合效果。
2、药物治疗:利尿剂如呋塞米注射液40mg静脉注射,可快速减轻心脏负荷;血管扩张剂如硝酸甘油片0.5mg舌下含服,能扩张血管,降低心脏后负荷;正性肌力药物如多巴胺注射液2-10μg/kg/min静脉泵入,可增强心肌收缩力。
3、机械通气:对于严重呼吸衰竭患者,需进行无创或有创机械通气。无创通气通过面罩提供正压通气,减少呼吸肌做功;有创通气通过气管插管建立人工气道,提供更稳定的通气支持。
4、病因治疗:针对急性心力衰竭的病因进行治疗。心肌梗死患者需进行再灌注治疗,如溶栓或急诊PCI;高血压患者需快速降压,如硝普钠注射液0.3-10μg/kg/min静脉泵入;心律失常患者需纠正心律失常,如胺碘酮注射液150mg静脉注射。
5、监测与护理:密切监测生命体征,包括心率、血压、呼吸、血氧饱和度等。限制液体摄入,每日不超过1500ml;保持半卧位,减少回心血量;预防压疮,定期翻身;心理护理,缓解患者焦虑情绪。
急性心力衰竭患者需长期管理,包括低盐饮食、适量运动、规律服药、定期复查。低盐饮食每日钠摄入量不超过2g,可食用清蒸鱼、水煮蔬菜等;适量运动如散步、太极拳,每周3-5次,每次30分钟;规律服药如β受体阻滞剂、ACEI类药物,遵医嘱调整剂量;定期复查心电图、心脏超声等,评估心功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