骨折后僵硬并非一定会持续一辈子,通过科学治疗和康复干预,大部分人能够恢复较好的关节活动度和功能。骨折后僵硬的原因可能与组织损伤、缺乏关节活动、疤痕形成以及不规范康复训练等相关。积极治疗和坚持康复训练是应对僵硬的关键。
1、骨折后僵硬的原因
骨折后僵硬主要是因为骨折周围的软组织及关节受到损害,导致炎症、粘连和疤痕形成,影响关节的正常活动。如果骨折固定期间长时间缺乏活动,也会让关节周围的肌肉萎缩、韧带变短,进一步加剧僵硬。错误的复健方式、不良姿势或过早停止康复训练,也容易导致问题加重。
2、如何预防和治疗骨折后僵硬
专业康复治疗
康复训练是处理骨折后僵硬的核心手段。可以在医生指导下进行专业物理治疗,包括拉伸、关节活动训练和局部按摩。常用方法包括热疗热敷或电疗,或借助关节活动仪器,逐步改善活动范围。
药物治疗
对于骨折初期的炎症、疼痛或僵硬情况,可以根据医生建议使用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缓解症状。局部使用玻璃酸钠注射液或软组织松解剂也可能帮助减少粘连。
手术治疗
如果僵硬情况在康复治疗后仍无改善,必要时需通过手术松解粘连或切除疤痕来解决,比如关节镜手术。这种手术创伤较小,恢复快,适合情况严重者。
日常生活中的辅助运动
简单的恢复训练也可在家完成,例如手指、腕部等小关节的伸展练习或支持负重训练,逐步恢复肌肉力量和关节灵活性。但所有动作均需循序渐进,避免突然用力或过早负重。
3、心理调整与注意事项
康复过程需要较长时间,部分患者可能会因为疼痛或恢复缓慢而感到焦虑。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、与医生沟通并树立信心尤为重要。应注意避免骨折部位的二次受伤,选择符合自身恢复阶段的运动强度。
通过专业治疗及主动康复训练,多数人能够逐渐摆脱骨折僵硬的问题,恢复正常活动能力。如果感到僵硬长期未改善,需及时咨询医生调整康复计划,切勿自行停止康复或盲目治疗。科学规范的康复方式是解决骨折后僵硬的关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