经尿管膀胱肿瘤电切术整体安全性较高,属于微创手术的常规治疗方式。手术风险主要与肿瘤大小、位置、患者基础疾病等因素相关,常见并发症包括术中出血、术后尿路感染、膀胱穿孔等。
1、术中出血:
电切过程中可能损伤肿瘤周围血管导致出血,多数情况下可通过电凝止血控制。术前评估凝血功能、术中精细操作可降低出血风险,严重出血需输血或转为开放手术处理。
2、尿路感染:
术后留置导尿管可能引发泌尿系统感染,表现为发热、尿频尿急等症状。术前预防性使用抗生素、严格无菌操作能有效减少感染发生率,术后需监测尿常规及体温变化。
3、膀胱穿孔:
肿瘤基底较深或操作力度过大时可能发生膀胱壁全层损伤。术中采用低压灌注、实时超声监测可早期识别穿孔,小穿孔可保守治疗,大面积穿孔需紧急腹腔镜修补。
4、肿瘤残留:
多发性或较大肿瘤易出现切除不彻底情况。术前通过膀胱镜精确定位、结合荧光染色技术能提高切除完整率,必要时需二次手术或辅助灌注化疗。
5、尿道狭窄:
反复器械操作可能损伤尿道黏膜形成瘢痕狭窄。选择合适口径电切镜、术后定期尿道扩张可预防该并发症,严重狭窄需行尿道成形术。
术后建议每日饮水2000毫升以上促进排尿冲刷,避免咖啡因及酒精摄入减少膀胱刺激。两周内禁止剧烈运动及重体力劳动,保持会阴部清洁。恢复期可适量食用冬瓜、薏仁等利尿食材,定期复查膀胱镜监测复发情况。出现血尿加重、持续腹痛或发热超过38℃需立即返院就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