失眠症和抑郁症可通过心理治疗、药物治疗、物理治疗、生活方式调整、中医治疗等方式干预。失眠症主要表现为入睡困难或睡眠维持障碍,抑郁症则以持续情绪低落和兴趣减退为核心症状,两者常共病存在。
1、心理治疗认知行为疗法是首选心理干预手段,通过纠正错误睡眠认知、建立规律作息来改善失眠,同时运用行为激活技术缓解抑郁症状。针对抑郁症还可采用正念减压疗法,帮助患者接纳负面情绪。团体治疗有助于改善社交回避,家庭治疗能优化支持系统。
2、药物治疗失眠症可短期使用右佐匹克隆、唑吡坦等非苯二氮卓类药物,抑郁症常用舍曲林、艾司西酞普兰等选择性5-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。共病患者需注意米氮平等具有改善睡眠作用的抗抑郁药。所有药物均需严格遵循个体化用药原则。
3、物理治疗重复经颅磁刺激对难治性抑郁有明确疗效,通过调节前额叶皮层兴奋性改善情绪。失眠患者可尝试生物反馈疗法,利用肌电监测训练放松能力。光照疗法对季节性抑郁伴睡眠节律紊乱者效果显著。
4、生活方式调整建立固定起床时间比强调入睡时间更重要,午睡控制在30分钟内。日间保证足够光照和适度运动,睡前避免蓝光暴露和剧烈活动。限制咖啡因和酒精摄入,晚餐不宜过饱。正念冥想和呼吸训练可降低生理唤醒水平。
5、中医治疗针灸选取百会、神门等穴位调节心神,耳穴压豆方便患者自行刺激。酸枣仁汤适用于肝郁化火型失眠,甘麦大枣汤对心脾两虚型抑郁有效。需辨证使用天王补心丹等中成药,配合八段锦等传统功法效果更佳。
建议保持卧室环境黑暗安静,床垫硬度适中,室温维持在20-24摄氏度。每周进行3-5次有氧运动如快走、游泳,但避免睡前3小时运动。饮食增加富含色氨酸的小米、香蕉等食物,补充维生素B族和镁元素。建立睡眠日记监测进展,避免过度关注睡眠时长带来的焦虑。症状持续加重或出现自杀念头时须立即就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