胃溃疡出血可通过胃镜检查明确诊断并采取相应治疗,通常由胃酸分泌过多、幽门螺杆菌感染、长期服用非甾体抗炎药等因素引起。
1、胃镜检查:胃镜是诊断胃溃疡出血的首选方法,可直接观察溃疡部位、大小及出血情况。检查时医生可进行止血处理,如局部喷洒止血药物或使用热凝止血。
2、药物治疗:抑制胃酸分泌是治疗的关键,常用药物包括奥美拉唑肠溶片40mg每日一次、兰索拉唑肠溶片30mg每日一次、雷贝拉唑钠肠溶片20mg每日一次。幽门螺杆菌感染者需联合抗生素治疗,如阿莫西林胶囊500mg每日三次、克拉霉素片500mg每日两次、甲硝唑片400mg每日三次。
3、饮食调整:胃溃疡出血患者需避免刺激性食物,如辛辣、油腻、过冷过热食物。建议选择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,如米汤、藕粉、蒸蛋等,少量多餐,避免暴饮暴食。
4、生活方式:戒烟限酒,避免熬夜和过度劳累,保持情绪稳定。吸烟和饮酒会刺激胃黏膜,加重溃疡症状,不利于恢复。
5、定期复查:胃溃疡出血患者需定期复查胃镜,监测溃疡愈合情况。根据医生建议调整治疗方案,避免病情反复或恶化。
胃溃疡出血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饮食清淡,避免刺激性食物,选择富含蛋白质和维生素的食物,如鸡蛋、牛奶、瘦肉、新鲜蔬菜和水果。适当进行轻度运动,如散步、太极拳等,有助于促进消化和增强体质。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,避免过度劳累和情绪波动,定期复查胃镜,遵医嘱用药,促进溃疡愈合和预防复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