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主要包括球囊扩张术、支架植入术、斑块旋切术、激光消融术和药物涂层球囊治疗五种方法。
1、球囊扩张术:
通过导管将未充气的球囊送至冠状动脉狭窄部位,加压扩张后使血管恢复通畅。该方法适用于轻度狭窄病变,操作创伤小,但可能出现血管弹性回缩导致再狭窄。
2、支架植入术:
在球囊扩张后植入金属网状支架支撑血管壁,分为裸金属支架和药物洗脱支架两种类型。支架能有效防止血管塌陷,降低再狭窄率,但需长期服用抗血小板药物预防血栓形成。
3、斑块旋切术:
使用高速旋转的切割装置削除血管壁上的钙化斑块,适用于严重钙化病变。该技术能提高支架贴壁效果,但操作难度较大,可能引发血管穿孔等并发症。
4、激光消融术:
通过激光导管气化斑块组织,特别适合处理支架内再狭窄病变。激光能精确清除阻塞物而不损伤正常血管,但设备要求高且费用昂贵。
5、药物涂层球囊:
在球囊表面涂布抗增殖药物,扩张时药物渗透至血管壁抑制内膜增生。适用于小血管病变或支架植入禁忌者,可避免异物残留,但需严格掌握扩张时间确保药效。
术后需保持低盐低脂饮食,每日钠摄入控制在2000毫克以内,优先选择深海鱼、燕麦等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的食物。建议进行每周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,如快走、游泳,运动时心率维持在220-年龄×60%-70%范围。戒烟限酒,保证每日7-8小时睡眠,定期监测血压、血糖、血脂指标。术后1年内每3个月复查冠状动脉造影,出现胸痛、气促等症状需立即就医。长期服用阿司匹林等抗血小板药物期间避免剧烈运动,防止出血风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