睡眠障碍的临床表现主要包括入睡困难、睡眠维持障碍、早醒、日间功能障碍和异常睡眠行为。
1、入睡困难:
表现为卧床30分钟以上仍无法入睡,多见于焦虑障碍或环境因素干扰。患者常伴有反复看时间、辗转反侧等行为,长期持续可能发展为慢性失眠。
2、睡眠维持障碍:
特征为夜间频繁觉醒或觉醒后难以再次入睡,每晚觉醒次数超过2次即属异常。常见于抑郁症、慢性疼痛或呼吸系统疾病,深度睡眠时间显著减少。
3、早醒:
比预期时间提前1小时以上醒来且无法继续入睡,多发生在凌晨3-5点。这是抑郁症的典型表现,也可能与生物节律紊乱有关,常伴随心境低落症状。
4、日间功能障碍:
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、记忆力减退和情绪波动,严重者会出现日间过度嗜睡。这种状态可能影响工作效能,增加交通事故风险,与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密切相关。
5、异常睡眠行为:
包括梦游、夜惊、快速眼动睡眠行为障碍等,发作时可能伴有暴力动作或尖叫。这类症状多与神经系统病变相关,需要神经科专科评估。
改善睡眠质量需建立规律作息时间,睡前避免使用电子设备,卧室环境保持黑暗安静。适度进行有氧运动如快走、游泳,但睡前3小时应避免剧烈运动。饮食方面可适量摄入含色氨酸的小米、香蕉等食物,晚餐不宜过饱。长期存在睡眠问题建议记录睡眠日记,有助于医生准确判断睡眠障碍类型。若症状持续超过1个月或伴随其他躯体症状,需及时到睡眠专科就诊评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