轮状病毒感染引起的腹泻可通过口服补液盐、调整饮食、补充益生菌、使用止泻药物、预防脱水等方式治疗。轮状病毒感染通常由病毒侵袭肠道、免疫系统未成熟、卫生条件差、接触传染源、季节因素等原因引起。
1、口服补液盐:
轮状病毒感染会导致大量水分和电解质流失,口服补液盐能有效预防和纠正脱水。补液盐含有葡萄糖和电解质,能促进肠道对水分的吸收。建议选择儿童专用补液盐,少量多次喂服。
2、调整饮食:
腹泻期间应继续母乳喂养或配方奶喂养,已添加辅食的婴儿可进食米汤、米糊等易消化食物。避免高糖、高脂肪食物,少量多餐有助于减轻肠道负担。乳糖不耐受患儿可选用无乳糖配方奶粉。
3、补充益生菌:
益生菌能调节肠道菌群平衡,抑制轮状病毒复制。常用益生菌包括双歧杆菌、乳酸菌等。益生菌可增强肠道屏障功能,缩短腹泻病程。选择适合婴幼儿的益生菌制剂。
4、使用止泻药物:
蒙脱石散等消化道黏膜保护剂能吸附病毒和毒素,减轻腹泻症状。消旋卡多曲等抗分泌药物可减少肠道液体分泌。使用药物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,避免滥用抗生素。
5、预防脱水:
密切观察患儿精神状态、尿量和皮肤弹性等脱水征象。轻度脱水可通过口服补液纠正,中重度脱水需及时就医。保持臀部清洁干燥,预防尿布疹。注意手卫生,避免交叉感染。
轮状病毒感染期间应保证充足休息,保持室内空气流通。恢复期可逐步增加营养摄入,适当补充锌元素促进肠道修复。注意餐具消毒,避免去人群密集场所。接种轮状病毒疫苗是有效的预防措施。如出现持续高热、呕吐、血便或精神萎靡等症状,需立即就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