妇科分泌物检验报告单主要关注清洁度、病原体、细胞学三项核心指标。解读重点包括阴道清洁度分级、有无真菌或滴虫感染、线索细胞及白细胞数量等。
1、清洁度:
阴道清洁度分为I-IV级,I-II级属正常范围,III-IV级提示菌群失调或炎症。III度可能伴随少量杂菌,IV度常见大量脓细胞和致病菌,需结合其他指标判断是否为细菌性阴道病或需氧菌性阴道炎。
2、病原体:
滴虫阳性提示滴虫性阴道炎,典型症状为黄绿色泡沫状分泌物。真菌孢子或菌丝阳性说明存在念珠菌感染,常伴有豆渣样白带和剧烈瘙痒。加德纳菌与线索细胞同时出现需考虑细菌性阴道病。
3、线索细胞:
线索细胞是细菌性阴道病的特异性指标,表现为阴道上皮细胞边缘附着大量球杆菌使细胞边界模糊。检出率超过20%具有诊断意义,常伴随胺试验阳性及pH值>4.5。
4、白细胞:
每高倍镜视野白细胞>10个提示炎症反应,需区分感染性质。单纯白细胞增多可能为宫颈炎,若合并病原体阳性则确诊对应阴道炎。大量白细胞伴脓细胞需排除淋球菌或衣原体感染。
5、其他指标:
乳酸杆菌减少提示微生态失衡,pH值升高多见于细菌性阴道病。支原体/衣原体检测需单独培养,BV蓝检测可快速诊断细菌性阴道病。异常鳞状上皮细胞需警惕HPV感染可能。
日常建议穿着纯棉内裤并每日更换,避免频繁使用洗液冲洗阴道。同房前后注意清洁,经期勤换卫生巾。出现外阴瘙痒、分泌物异味或颜色异常时及时复查,长期使用抗生素者建议定期检测微生态。饮食可适当补充含益生菌的酸奶,避免过量摄入甜食诱发真菌感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