痛风脚痛可通过冷敷、药物、饮食调节、足部护理、运动等方式缓解。痛风通常由尿酸水平升高、饮食不当、遗传因素、肥胖、肾脏功能异常等原因引起。
1、冷敷:急性期可用冰袋或冷毛巾敷在疼痛部位,每次15-20分钟,间隔1小时重复,有助于减轻炎症和肿胀。冷敷可收缩血管,减少局部血流,降低疼痛感。
2、药物:急性期可使用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400mg/次,每日3次、秋水仙碱0.5mg/次,每日2次或糖皮质激素如泼尼松10mg/次,每日1次缓解疼痛和炎症。长期控制尿酸可使用别嘌醇100mg/次,每日1次或非布司他40mg/次,每日1次。
3、饮食调节:减少高嘌呤食物如动物内脏、海鲜、红肉的摄入,增加低嘌呤食物如蔬菜、水果、全谷类的比例。多喝水,每日饮水量保持在2000-3000ml,促进尿酸排泄。
4、足部护理:避免穿紧身鞋袜,选择宽松舒适的鞋子,减少足部压力。保持足部清洁干燥,防止感染。夜间可用枕头抬高患肢,促进血液回流,减轻肿胀。
5、运动:适度运动如散步、游泳、瑜伽等有助于控制体重,改善代谢,但避免剧烈运动,以免加重关节负担。运动前后注意热身和拉伸,保护关节。
痛风患者应注重日常饮食和运动管理,避免高嘌呤食物,保持适度运动,定期监测尿酸水平,及时调整治疗方案。通过综合管理,可有效控制痛风发作,减轻脚痛和肿胀,提高生活质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