青光眼是一种以视神经损伤和视野缺损为特征的进行性眼病,早期发现对保护视力至关重要。青光眼可通过眼压测量、视野检查、视神经评估、前房角镜检查等方式诊断。青光眼通常由眼压升高、视神经供血不足、遗传因素、年龄增长等原因引起。
1、眼压测量眼压超过21mmHg需警惕青光眼风险,正常眼压型青光眼患者眼压正常但视神经仍受损。医生可能建议使用拉坦前列素滴眼液、噻吗洛尔滴眼液、布林佐胺滴眼液等药物控制眼压。
2、视野检查青光眼早期表现为周边视野缺损,晚期可影响中心视力。视野检查发现特征性缺损时,可能需联合使用碳酸酐酶抑制剂或进行激光小梁成形术。
3、视神经评估视盘杯盘比增大超过0.6是青光眼重要体征,光学相干断层扫描可定量评估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。视神经损伤不可逆,需终身随访监测。
4、房角检查前房角镜检查可区分开角型与闭角型青光眼,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发作时需立即使用毛果芸香碱缩瞳,必要时行虹膜周边切除术。
40岁以上人群建议每年进行眼科体检,有青光眼家族史、高度近视、糖尿病患者应增加检查频率,出现视物模糊、虹视等症状时须及时就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