精神疾病可能引起春困,常见相关疾病包括季节性情感障碍、抑郁症、焦虑症、双相情感障碍等。春困通常表现为嗜睡、乏力、注意力不集中,可能与昼夜节律紊乱、神经递质失衡等因素有关。
1、季节性情感障碍冬季日照减少导致褪黑素分泌异常,春季调整期出现昼夜节律失调。表现为清晨困倦、日间嗜睡,可通过光照疗法调节生物钟。
2、抑郁症5-羟色胺等神经递质异常导致睡眠结构改变,典型表现为早醒后难以再入睡,但非典型抑郁可能出现过度睡眠。建议进行心理评估和抗抑郁治疗。
3、焦虑症长期紧张消耗体能导致慢性疲劳,夜间焦虑性失眠与日间困倦形成恶性循环。认知行为疗法和放松训练可改善症状。
4、双相情感障碍抑郁相发作时出现嗜睡,躁狂相转为睡眠需求减少。需警惕季节转换诱发情绪波动,碳酸锂等心境稳定剂需遵医嘱调整剂量。
春季保持规律作息,适当增加户外活动,均衡摄入B族维生素和优质蛋白。若持续出现睡眠异常伴情绪变化,建议尽早就诊精神心理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