产后可能患有子宫内膜异位症,但概率较低。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生与分娩方式、激素变化、遗传因素及免疫异常有关。
1、
分娩方式
剖宫产可能增加子宫内膜组织残留盆腔的风险,顺产则概率较低。产后出现痛经或盆腔疼痛需警惕。
2、激素波动
哺乳期高泌乳素水平可能抑制异位内膜生长,但停止哺乳后激素恢复可能诱发症状。建议定期复查激素水平。
3、遗传倾向
有家族史者患病风险提高数倍。若亲属有严重痛经或不孕病史,产后应加强妇科检查。
4、免疫异常
免疫功能失调可能导致内膜组织异位种植。伴随月经异常或性交痛时需进行腹腔镜检查确诊。
产后保持会阴清洁,避免经期剧烈运动,出现持续盆腔疼痛或月经异常应及时妇科就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