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口梗阻型便秘是功能性便秘的一种类型,主要表现为排便费力、排便不尽感,可能与盆底肌功能障碍、直肠前突、直肠黏膜内脱垂等因素有关。
1、盆底肌功能障碍盆底肌协调障碍或过度收缩导致排便困难,可能与妊娠分娩、长期久坐有关。可通过生物反馈训练改善肌群协调性,严重时需配合盆底电刺激治疗。
2、直肠前突直肠前壁向阴道方向膨出形成囊袋,粪便滞留难以排出,多见于经产女性。轻症通过增加膳食纤维摄入缓解,重症需手术修补前突部位。
3、直肠黏膜内脱垂直肠黏膜松弛下移阻塞肛管,常见于中老年人群。可尝试硬化剂注射治疗,无效者需行黏膜切除固定术。
4、肛门括约肌失调排便时肛门括约肌反常收缩,与神经调节异常相关。推荐肛门直肠测压评估功能状态,采用括约肌拉伸训练联合缓泻剂治疗。
日常应保持每天1500毫升以上饮水量,增加燕麦、火龙果等高纤维食物摄入,养成定时排便习惯,避免久坐久站加重盆底负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