乙肝病毒感染主要累及肝脏,也可侵犯肾脏、胰腺、关节滑膜、血管等器官,严重时可引发多系统损害。
1、肝脏乙肝病毒在肝细胞内复制导致肝炎,表现为肝区疼痛、黄疸,长期感染可能进展为肝硬化或肝癌,需定期监测肝功能并使用恩替卡韦、替诺福韦等抗病毒药物。
2、肾脏病毒抗原沉积可引发膜性肾病,出现蛋白尿和水肿,可能与免疫复合物沉积有关,可选用糖皮质激素联合拉米夫定治疗。
3、胰腺急性感染期可能诱发胰腺炎,表现为剧烈腹痛和淀粉酶升高,与病毒直接损伤腺体有关,需禁食并给予生长抑素类似物控制炎症。
4、关节血管免疫反应可导致关节炎和血管炎,出现关节肿痛及皮肤紫癜,与冷球蛋白沉积相关,可尝试干扰素联合免疫调节剂治疗。
乙肝病毒携带者应避免饮酒,定期复查肝功能及病毒载量,出现非肝脏症状时需及时排查多器官受累可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