太阳暴晒可能导致中暑或热射病,但不会直接引起感染性发热。长时间暴露于高温环境可能引发体温调节异常、脱水或日射病。
1、中暑反应高温环境下人体散热机制失衡,核心体温超过38摄氏度时出现头痛、恶心等中暑症状,需立即转移至阴凉处补充电解质。
2、热射病风险持续暴晒可能导致体温超过40摄氏度的热射病,伴随意识模糊及多器官衰竭,属于急症需冰敷降温并紧急送医。
3、日射病表现头部直接暴晒可能引发脑膜刺激症状,出现剧烈头痛和呕吐,须用湿毛巾冷敷头部并及时就医。
4、脱水性发热大量出汗未及时补水会导致血液浓缩,出现低热和乏力,需分次饮用含钠钾的补液盐溶液。
夏季户外活动应避开10-16点强日照时段,佩戴宽檐帽并每20分钟补充150毫升饮水,出现心悸或眩晕立即终止活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