抗生素性结肠炎是由抗生素使用引起的结肠炎症,常见类型包括轻度腹泻、伪膜性结肠炎及艰难梭菌感染,严重时可导致中毒性巨结肠。
1、病因机制抗生素破坏肠道菌群平衡,导致艰难梭菌等致病菌过度繁殖,产生毒素损伤结肠黏膜。常见诱因包括广谱抗生素长期使用、住院治疗或免疫力低下。
2、典型症状早期表现为水样腹泻伴腹胀,进展期出现血便、发热及腹痛,严重者可见伪膜排出。艰难梭菌感染可能引发脱水及电解质紊乱。
3、诊断方法粪便检测艰难梭菌毒素基因,结肠镜检查可见黄白色伪膜。血液检查可发现白细胞升高及低蛋白血症等炎症指标异常。
4、治疗原则轻症停用抗生素后自愈,中重度需口服万古霉素或非达霉素。重症患者需静脉补液,合并中毒性巨结肠时需外科手术干预。
治疗期间建议补充益生菌调节菌群,避免高纤维及乳制品摄入。出现血便或持续发热应及时复查肠镜评估黏膜修复情况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