抗生素过敏可通过立即停药、抗过敏治疗、更换抗生素、严密监测等方式处理。抗生素过敏通常由药物成分刺激、个体免疫异常、既往过敏史、交叉过敏反应等原因引起。
1、立即停药发现过敏反应后需立即停用可疑抗生素,避免症状加重。轻度过敏表现为皮肤瘙痒或红疹,无须特殊治疗,停药后多可自行缓解。
2、抗过敏治疗中重度过敏需使用抗组胺药物如氯雷他定、西替利嗪,严重者可短期应用糖皮质激素如泼尼松。若出现喉头水肿或休克,需立即注射肾上腺素抢救。
3、更换抗生素根据病原学检查选择无交叉过敏的替代药物,如青霉素过敏者可选用大环内酯类阿奇霉素。更换前需进行皮试或分级给药试验。
4、严密监测用药后观察是否出现新发皮疹、呼吸困难等表现,记录过敏药物名称。严重过敏患者应佩戴医疗警示手环,就诊时主动告知过敏史。
过敏体质者使用新抗生素前建议进行皮试,日常避免接触已知致敏药物,出现过敏症状及时就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