介入疗法治疗慢阻肺疾病效果因人而异,主要与疾病分期、患者基础状况、介入方式选择及术后管理等因素有关。
1、支气管热成形术通过射频消融减少气道平滑肌增生,适用于重度哮喘合并慢阻肺患者,可改善气流受限,术后需配合吸入药物治疗。
2、肺减容手术针对肺气肿为主的慢阻肺患者,切除病变肺组织改善通气功能,需严格评估靶区位置,术后可能发生气胸等并发症。
3、支气管活瓣植入通过单向活瓣封堵病变肺段减少过度充气,适用于非均质性肺气肿,需术前CT评估侧支通气情况。
4、经支气管镜肺减容采用生物胶或线圈等材料使病变肺组织萎陷,创伤小于外科手术,但长期疗效仍需更多循证医学证据支持。
介入治疗需联合戒烟、肺康复等综合管理,术后定期随访评估肺功能变化,严格遵医嘱使用支气管扩张剂预防急性加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