肝囊肿可通过腹部超声、CT扫描、核磁共振成像、血液检查等方式确诊。肝囊肿多为先天性或退行性病变,少数与寄生虫感染有关。
1、腹部超声首选无创检查,能清晰显示囊肿大小、位置及数量,准确率较高,适用于初筛和定期随访。
2、CT扫描可多角度观察囊肿与周围组织关系,鉴别囊液性质,对复杂囊肿或疑似合并出血感染时更具优势。
3、核磁共振对软组织分辨率高,能区分单纯性囊肿与肿瘤性病变,适用于超声或CT无法明确诊断的情况。
4、血液检查包括肝功能、寄生虫抗体检测等,辅助判断是否合并肝功能异常或肝包虫病等特殊病因。
发现肝囊肿后建议每6-12个月复查超声,避免剧烈运动导致囊肿破裂,日常保持均衡饮食即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