接种假冒狂犬疫苗可能导致免疫失败、局部感染、过敏反应或延误治疗,严重时可引发狂犬病发作。主要风险包括无效抗体产生、注射部位异常反应、全身性过敏及潜在病毒感染。
1、免疫失效假疫苗不含有效抗原,无法刺激机体产生中和抗体。若暴露后接种,需立即重新接种正规疫苗并联合狂犬病免疫球蛋白。
2、局部感染非法生产环境可能污染针剂,导致注射部位红肿化脓。出现持续发热或皮肤溃烂时需抗生素治疗,如阿莫西林胶囊、头孢克肟片、左氧氟沙星注射液。
3、过敏反应不明成分可能引发荨麻疹或过敏性休克。需备好肾上腺素笔,严重时可使用氯雷他定片、地塞米松注射液、苯海拉明注射液抗过敏。
4、疾病风险未获保护者感染病毒后可能出现恐水恐风等症状。发病后需隔离治疗,采用镇静剂如咪达唑仑、抗病毒药如利巴韦林及生命支持措施。
接种后28天内监测体温与伤口变化,所有疑似假疫苗接触者均需按暴露后程序重新接种,并检测血清抗体水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