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根据眼底改变可分为非增殖期和增殖期,临床分级主要依据微血管瘤、出血斑、硬性渗出、棉絮斑、新生血管等特征,国际标准分为5期。
1、非增殖期早期表现为微血管瘤和点状出血,对应我国1-2期,可通过控制血糖血压延缓进展,需使用羟苯磺酸钙改善微循环。
2、中度非增殖期出现硬性渗出和视网膜水肿,对应我国3期,需联合视网膜激光治疗,可应用复方血栓通胶囊改善血供。
3、重度非增殖期广泛视网膜出血伴棉絮斑,对应我国4期,需全视网膜光凝,可配合和血明目片治疗。
4、增殖期出现新生血管和玻璃体出血,对应我国5期,需玻璃体切除手术,术后使用普罗碘铵促进出血吸收。
糖尿病患者应每年进行眼底检查,严格控制血糖血压血脂,饮食注意补充维生素A和锌元素,避免剧烈运动导致眼底出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