慢性肝病改变是指由病毒性肝炎、酒精性肝病、非酒精性脂肪肝、自身免疫性肝病等长期损害导致的肝脏结构异常和功能减退。
1、病毒性肝炎乙型或丙型肝炎病毒感染引发持续性炎症,可能导致肝纤维化。典型症状包括乏力、食欲减退,治疗需遵医嘱使用恩替卡韦、索磷布韦等抗病毒药物。
2、酒精性肝病长期过量饮酒导致肝细胞脂肪变性,严重时发展为肝硬化。常见右上腹隐痛,戒酒配合水飞蓟宾胶囊等保肝药物可延缓进展。
3、非酒精性脂肪肝代谢异常引起的肝细胞脂肪沉积,与肥胖、糖尿病相关。多数无症状,需通过控制体重、使用二甲双胍等改善胰岛素抵抗。
4、自身免疫性肝病免疫系统错误攻击肝组织,如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。特征为皮肤瘙痒,需用熊去氧胆酸联合布地奈德调节免疫。
建议定期监测肝功能指标,保持低脂高蛋白饮食,避免肝毒性药物使用,出现黄疸或腹水应及时就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