肠癌患者的大便可能出现两种颜色改变,常见表现为暗红色血便或柏油样黑便。肠癌导致的大便颜色异常主要与肿瘤出血部位、出血量及血液在肠道内停留时间有关,可能伴随排便习惯改变、腹痛、消瘦等症状。
暗红色血便多由左半结肠或直肠肿瘤引起。血液与粪便混合不均匀,因出血位置较低且出血量较大,血液未经充分氧化即排出体外。这类患者可能同时出现里急后重感、大便变细等直肠刺激症状。临床常用肠镜检查明确诊断,治疗需根据分期选择手术切除、放疗或化疗,常用药物包括卡培他滨片、奥沙利铂注射液等抗肿瘤药物。
柏油样黑便常见于右半结肠肿瘤出血。血液在肠道内经胃酸和消化液作用形成硫化亚铁,使粪便呈现黏稠发亮的黑色。此类出血往往隐匿且持续时间长,患者易出现贫血症状如乏力、心悸。诊断需结合粪便隐血试验和增强CT检查,治疗上除手术外可能需联合靶向药物如贝伐珠单抗注射液。
日常应注意保持规律作息与均衡饮食,适当增加膳食纤维摄入量,控制红肉及加工肉制品食用。出现持续两周以上大便颜色改变应及时消化内科就诊,40岁以上人群建议定期进行肠癌筛查。肠癌早期发现可通过手术根治,晚期治疗需多学科协作制定个性化方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