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生儿黄疸未退可能由母乳性黄疸、感染、胆道闭锁、遗传代谢病等原因引起,可通过光疗、药物治疗、手术干预、代谢管理等方式处理。
1、母乳性黄疸:母乳中β-葡萄糖醛酸苷酶活性较高导致胆红素重吸收增加。建议家长暂停母乳喂养3天观察黄疸变化,期间可改用配方奶,同时每日监测经皮胆红素值。
2、细菌感染:新生儿败血症或尿路感染可能抑制肝酶活性。家长需注意体温波动、奶量下降等表现,医生可能使用头孢曲松、氨苄西林等抗生素,需配合血培养检查。
3、胆道闭锁:胆管发育异常导致胆汁淤积,大便呈陶土色为特征表现。需在生后60天内完成肝胆超声和胆道造影,确诊后行葛西手术,术后需使用熊去氧胆酸胶囊。
4、遗传代谢病:如G6PD缺乏症或甲状腺功能减退。家长需配合完成新生儿筛查复查,异常时需补充左甲状腺素钠或避免接触樟脑丸等溶血诱因。
持续黄疸需每日记录喂养量、大小便性状,避免阳光直射退黄,按医嘱使用茵栀黄口服液或益生菌调节,2周未消退须复查肝功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