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生儿黄疸未退可能由母乳性黄疸、感染性疾病、胆道闭锁、遗传代谢病等原因引起,可通过光疗、药物治疗、手术干预、营养支持等方式处理。
1、母乳性黄疸母乳中β-葡萄糖醛酸苷酶活性较高可能导致胆红素代谢延迟,表现为皮肤黄染持续2-3个月。家长需加强喂养频率促进排便,必要时暂停母乳3天观察黄疸变化,医生可能推荐使用茵栀黄口服液辅助治疗。
2、感染性疾病新生儿败血症或尿路感染可能抑制肝脏功能,通常伴随发热、吃奶差等症状。家长需每日监测体温并记录进奶量,医生会根据血培养结果使用头孢曲松等抗生素,配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调节肠道菌群。
3、胆道闭锁胆管发育异常导致胆汁淤积,常见陶土色大便和肝脾肿大。家长需观察大便颜色变化,超声检查确诊后需在60天内行葛西手术,术后需使用熊去氧胆酸胶囊利胆,补充维生素AD滴剂预防脂溶性维生素缺乏。
4、遗传代谢病半乳糖血症等疾病可能引发持续性黄疸伴呕吐,需通过新生儿筛查确诊。家长应立即改用无乳糖配方奶喂养,医生会开具苯巴比妥片诱导酶活性,严重时需进行血浆置换治疗。
持续黄疸婴儿应每日记录皮肤黄染范围变化,保证每天8-12次有效哺乳促进胆红素排泄,避免阳光直射退黄以免灼伤皮肤,任何伴随嗜睡或抽搐需立即急诊处理。